- 产品详情
【建置沿革】 海口古称“白沙津”“海口浦”,别称“椰城”。“海口”原为海南岛最大的河流——南渡江冲积的一块浦滩之地,宋代称海口浦,因地处南渡江入海口而得名。西汉时期,海口分属珠崖郡的瞫都、玳瑁、珠崖3 县 (其治所均在今海口市境内),后珠崖郡被汉王朝抛弃。唐高祖时期分归于崖州的舍城、颜卢、琼山 3县,后分归于崖州的舍城县、颜城县和琼州的琼山县 (其治所均在今海口市境内)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称海口都,洪武十七年 (1384) 设海口千户所,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筑海口城池,称海口所城,至清末不变。民国初年,时称海口港。宋元明清至民国初期,海口基本属琼山县统辖。民国 15 年 (1926) 12 月 9 日,广东省批复建立海口市政厅,“习惯上始称海口市”,辖有榜首、第二、第三差人区。民国 18年 (1929) 8月,改市政厅为市政局。民国 20 年 (1931) 2月,复隶琼山县,建立差人区署来办理。1949 年 8 月 7 日,海南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公署代国民政府行政院内政部决议,从琼山县划出 6个城镇和部分村庄建立海口市政筹备处,从属行政长官公署。1950 年 4 月 23 日海口解放,市政筹备处自行消亡。1950 年 6 月 1 日,海口市人民政府建立。1958 年 12 月,琼山县并入海口市 。 1959 年 10 月 , 琼 山 县 恢 复 。1974 年,广东省委告诉将海口市康复为省辖市,实行省、地双重领导。1988 年 4 月 13 日,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,海口市为海南省省会。1990 年 11 月,经国务院同意,建立振东、新华、秀英 3 个市辖区 (县级)。2002 年 10 月 16 日,经国务院同意,吊销琼山市和海口市振东区、新华区、秀英区,以原琼山市和海口市原秀英区、新华区、振东区的行政区域组成新海口市,建立秀英、龙华、琼山、美兰4个区。